随着苹果今年秋季发布的新款 iPhone 和 Apple Watch,以及 10 月 15 日更新的 MacBook Pro 和新款 iPad Pro、Apple Vision Pro 陆续发售,也到了每年差不多最高峰的换机时段,卖旧款,入新款,两个步骤其实可以合到一起,那就是苹果官方的 Trade In 换购计划了。

除开去闲鱼自己卖(但增加的麻烦也许比要解决的麻烦还多),市面上也有一些回收机构,但苹果的官方换购(或者大家喜欢说“以旧换新”)仍然有自己的市场,原因不外乎包括了可靠(不需要担心数据是否安全)、过程透明、报价规范、操作简单等等这些。
这每个环节在第三方机构或者在臭名昭著的电脑城里都可能是个大坑,而这正是苹果官方换购的优势——即便完全是“小白”用户,走进 Apple Store 完成一个设备回收换新机的过程也不会有任何障碍,这也是为什么苹果的回收价格往往不是最高的,但仍然有那么多同学选择的原因。

去年我们也差不多在这个时候体验了苹果的换购,时隔一年的再次体验有什么不同,我们看到、得到了哪些新内容和新感受呢?
多说两句:这次我们是在成都万象城的 Apple Store 来体验的,这是成都首家 Apple Store,在 2012 年 12 月 15 日开业。
虽然时隔 10 多年,现在来看店铺已经有些旧了,但它有经典且造价昂贵的 video wall 影像墙,后来成都太古里开的成都第二家 Apple Store 就没有这个了。所以苹果需要用上这面大屏幕的活动,就都还是会放在成都万象城这个店来举行。
今年我们用 Mac 来体验,“小白”也能轻松完成这趟“傻瓜式”流程
基本上,苹果换购的标准流程还是和往年一样的,有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支持 iPhone、Apple Watch、iPad、Mac 这些苹果自家的主机以及 Android 设备的回收(苹果会回收 Android 设备这个知道的同学还是没那么多,苹果也希望让更多同学知道),在苹果官网可以简单查询一下手上旧设备大概的回收价格,或者直接拿到线下零售店来也可以。

去年我们回收的是一台 iPhone,今年我们选择用一台 2020 年款、M1 处理器、13 英寸的 MacBook Pro(最后一代带 Touch Bar 的)来体验回收过程。
之前苹果也一直支持 Mac 的回收,但主要侧重在线上进行(线下也可以,但讲得比较少,都在讲 iPhone),今年苹果想重点讲讲 Mac 的线下换购。


首先对于所有旧设备的换购,苹果都会事先提醒用户备份好数据,以免有数据损失,而如果不太会备份或者向新设备迁移数据的话,也可以直接来线下 Apple Store,苹果店员会全程协助完成(也是来店里的好处之一,很多时候我们不就图个安心和便捷嘛)。
不过 Mac 的线下换购的确和其它苹果设备的回收有一点不同。去年我们体验时,看到苹果店员已经在用自己的终端设备直接拍摄要回收的产品,然后系统会自动识别,几分钟后直接给出回收价格。
Mac 的换购还是用的相对传统的方式(也许是体积较大的关系?),店员需要用终端去扫描序列号,确认机身上和系统里的序列号一致,然后系统会给出产品配置等相关信息并先预估一个价格。然后店员会根据终端上给出的流程一步步对产品进行检查,最后系统再给出准确的回收价。

视障店员能提供正常的换购服务,估价也不会因不同店员而有所差异
我们也确认了几个我们好奇的点。一是 Apple Store 店里的视障店员也是可以提供换购服务的,几乎所有环节视障店员都能独立完成(比如扫描序列号、最后估价等,视障店员会借助苹果自家的旁白功能,通过屏幕朗读来了解终端上的内容,和顾客实现即时交流)。
唯一可能的例外是 Mac 换购过程里,因为需要店员肉眼检查机身是否有划痕、屏幕是否有损坏等,这时视障店员会让健全店员过来配合——但也只是配合这一个环节,主体的工作还是由视障店员来把控和最终完成,并保持统一的服务水准。
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像苹果、星巴克这些企业让视障或无声店员和健全店员完全一样地参与到工作中,面向顾客时没什么特殊待遇,这其实是对残障店员最大的尊重。这背后有着人文关怀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支持,两者缺一不可。
同时相比其它产品直接由系统识别并给出回收价格,Mac 换购会有比较多店员亲自参与的部分,那么它会不会因为由不同店员负责、不同店员个人的喜好和各自判断而导致回收价格有差异呢?答案也很简单:不会。苹果强调了“每个店员都受过专业培训”,并且因为都是跟着终端上的流程走,店员只是根据系统提问进行简单回答,因此最终价格不会有什么差异。


从我们主观感受看,苹果这套系统对产品的判断应该是留足了余量,店员就算有稍微不一致(比如对某一个划痕的认定),最终报价环节也都给包进去了。实际执行里,系统的提示有一些精确认定,像是机身上的划痕要到 5 毫米才算,而这样的划痕要超过 13 处,或者屏幕上的黑斑、白点要超过 5 处……这些数字仅供参考,我们的意思是这是个比较大的范围,超过范围才会影响回收价格,但那一定是特别明显的了。
像我们这次要回收的 MacBook Pro 也是各种磨损和磕碰,不过屏幕正常,插槽做了简单测试,也是正常的。最终系统给出的换购价格是 2250 元,和一开始输入序列号时的预估完全一致,也就是并没有因为一些痕迹而减少报价(也验证了苹果官方回收对产品成色的包容度很高)。





这个回收价格不算高,但以我们自己的标准来说,手上的产品可以说是“战损版”了,至少卖闲鱼我们得要多打预防针,而在第三方回收机构那里还保不齐会报什么价。
并且因为我们没有原包装,也没有电源适配器、线缆等配件,这样在第三方机构那里都得“扣钱”,而苹果换购是不影响的(但配件齐全也不会多给钱,也就是苹果只回收裸机,我们可以留下配件。如果还是要交给苹果,苹果会免费回收,并保证将配件进行环保处理)。
现在有了这 2250 元额度,我们可以加点钱去买新产品,苹果支持用抵扣费用去买 iPhone、Apple Watch、iPad、Mac 这些主机设备,我们这次也确认了可以买 Apple Vision Pro。但不支持买配件,以及目前也还没支持 Apple Vision Pro 的回收。
我们只要确保新品的价格比 2250 元高,就算完全利用上了回收产品最后的价值了。而如果顾客需要,店员还可以一起进行新品的开封、激活乃至数据传输等操作,完成一整套的服务。
那么,选线上还是线下?
那么,苹果换购选线上还是线下呢?对于所在城市没有 Apple Store 的同学来说,当然就是线上了,同时如果很放心苹果的流程和估价(其实当面也不会改变估价结果),或者想要有更多转移数据的时间的话,都可以在线上进行。
线上换购其实是先买新机,等收到新机并完成数据迁移后再寄出要回收的旧产品,整个时间在 14 天内完成就好(指的是在收到新机后的 14 天内,时间相当宽松),最后苹果会把回收的金额按之前购买新机时的付款方式原路打回来。
而线上和线下的最大差异,也许主要是线上换购既可以购买新产品,也可以直接回收现金,这算是苹果为中国大陆地区准备的特殊待遇(因为大陆没有苹果的礼品卡……而国外是将回收金额变成礼品卡,但其实还是要在苹果消费)。而线下的话就必须要买新机了,所以最好是先想好要买什么新品,再进行换购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 push 大家积极换购,或者说,苹果想要激励更多用老款产品的同学换成新款(苹果产品的确可以用很长时间,但木村拓哉都还在用 iPhone 13,可想而知苹果销售上的压力有多大……),苹果会在换购计划里给出一些购新机的优惠,不过不是每款机型都有,但遇到了的话,就当是个小惊喜吧。
换购项目的背后,是苹果一直在推进环保工作
当然苹果的换购其实有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环境责任,之前苹果定的到 2030 年整个价值链都要实现碳中和的“Apple 2030 目标”还在持续推进,换购回收也成为了苹果为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的一环。
作为大多数普通人肯定是支持苹果这么做,但从个人角度,这应该也不会成为影响我们换购的最直接原因——但苹果始终兢兢业业地在这个方向上努力。去年我们看到了一些成绩,而今年公布的 2024 财年数据(自然月是 2023 年 10 月 1 日到 2024 年 9 月 30 日)里,一些指标又更新了。
比如 2023 财年苹果避免了 1850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这个数字在 2024 财年上升到了 2180 万吨,出货产品采用回收和可再生原料比例从 2023 财年的 22% 上升到了 2024 财年的 24%……此外还包括通过转化来避免废弃物被直接填埋、通过清洁水项目来节省淡水等。

一方面持续使用更多的再生材料,另一方面是回收废弃设备从中回收关键材料,而我们参与到苹果的换购当中,也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支持着保护地球。
多说两句:苹果从上上周已经开始了今年的节日季,店内换上了特别 logo,墙上海报也是为这次节日季专门设计的(官网上也有)。
这一轮苹果推陈出新的新品也基本都亮相了,如果有买新机或换机的需要,当下正是入手的好时机,不用担心短时间内又会出新款了。
吴诗源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