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箱了宏碁的非凡 Go Edge,看一款轻薄本是怎样做到全能又长续航的

对于笔记本电脑,我们往往还是很容易有“既要又要”的期待,既要它性能强大,工作和娱乐的需求都能满足,又得要它轻薄小巧,这样方便携带,放在任何包里都能轻松带走,并且它最好还得长续航,不需要随时寻找插座,出门一天不用带电源最好。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既要又要”不好满足,这是个长期的痛点,也是多年来各家品牌都在努力的课题。在这个行业发展的一大方向上,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代表产品带来各自的解法。今年 9 月 Acer 宏碁刚刚首发了旗下的新款笔记本电脑非凡 Go Edge,它以极致的机身承载了高效的生产力,为移动创作人群带来了新的选择。

这次我们准备了 #实验室TV 视频,来为大家更直观地分享这款机型的上手体验,当中我们也邀请到科技博主黄小凡同学来一起分享了自己对这台机型的感受。

注:我们在 WeWork 上海招商局广场(上海市静安区成都北路 333 号)和 Chuar Bar 串儿吧(上海市黄浦区泰康路 210 弄田子坊 7 号院 11 室)完成了这次拍摄。
制片:黄菊 / 导演:尹兴霖 / 摄影:马帅 / 剪辑:橙子文慧 / 脚本:别特洛夫

极致轻薄的机身加上优雅设计
还有一系列为移动工作优化的细节

非凡 Go Edge 从发布时就很容易被我们注意到了,它的机身厚度是 16.65 毫米,重量只有 990 克,对于日常几乎随时随地都要和笔记本电脑在一起、随时移动可能还经常出差的我们来说,这样的机身数据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苹果 13 英寸 MacBook Air 都还要 1.24 千克呢,非凡 Go Edge 还能更轻 20%,可见一斑。同时它的长宽分别是 313.7 和 229.3 毫米,考虑到它是一台 14 英寸屏幕的本子,体型上几乎已经压缩到极致,这带来了极佳的便携性,尤其对于女生来说,不用去选丑丑的电脑包,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把它塞进各种日常小包里带走。

非凡 Go Edge 还有着时髦的外观,它采用“云锦白”配色,外盖(A 面)上除了品牌 logo,同时还做了“乌金腰线”的点缀,另一边还有专属的 AI 标识——AI 的应用也的确体现在了后续非凡 Go Edge 为我们带来的多项功能中,直接提升了我们的体验与效率。

加上它采用了航空级镁铝合金材质(A、C、D 面都是),确保了质感和机身强度(非凡 Go Edge 通过了 10 项 MIL-STD 810H 军规测试。虽然不建议尝试,但它是能扛住跌落之类的意外的),同时材质表面还做了哑光喷砂,摸起来会比很多产品用的工程塑料要细腻太多,而且还不沾指纹。

但即便已经足够纤薄,非凡 Go Edge 还是提供了极为齐全的接口,它有两个雷电 4 和两个 USB-A 口(USB 3.2 Gen 1),还有 HDMI 2.1 和 3.5 毫米耳机孔,这也许已经超过了我们对这类轻薄本的预期了。这带来的好处可想而知,我们不用再配转接头,而雷电口支持 100W PD 充电,USB-A 口支持关机充电,有 HDMI 直连也更方便外接显示器……

这也在进一步为我们日常携带和移动使用“减负”,同时它也极大程度考虑了应用场景,比如后面还会专门提到的长续航。而单说屏幕,非凡 Go Edge 的 14 英寸 OLED 屏有全球首款康宁大猩猩 Matte Pro 玻璃覆盖,按官方数据,这能降低 95% 的屏幕反光,使得即便在户外强光下,它的屏幕显示仍然清晰锐利,我们不用再刻意找一些背光区域才能移动办公了。

并且这块屏幕本身也是高素质的,它有着 2880 x 1800 像素的 3K 分辨率,还是实用的 16:10 比例(一屏显示的内容会更多),同时支持了触控、100% DCI-P3 广色域及 120Hz 刷新率,无论多媒体创作还是看电影之类的娱乐,这块屏幕的效果都相当可靠。

它还能 180 度“摊平”,多人开会可以直接展开,然后触摸操作即可。

这样以各方面设计和配置将日常携带和移动使用的负担降到了最低,在提供完善体验的同时也有着优雅设计,实现了多方面的兼顾。这是一款我们日常会很乐意随时带着和投入使用的工作伙伴,在宏碁对它的定位“精英身份象征 x 移动创作神器”里,它首先诠释了“精英身份象征”的样子。

英特尔酷睿 Ultra 第二代领衔的高能效表现
非凡 Go Edge 诠释“移动创作神器”定义

至于“移动创作神器”,则是基于非凡 Go Edge 的性能配置和它所能提供的工作表现,让它可以成为能长期陪伴大家的工作利器。

以理想生活实验室日常的工作来说,对于编辑和记者,处理媒体内容往往需要核实大量信息,同时开几十个浏览器标签页是家常便饭,加上 Office、Photoshop 肯定是同步安排,系统占用很容易就会跑满。

而对于商务同事来说,会经常需要接收大体积的文档,并且得快速处理方案和表格,视频编辑则是要处理大量素材并完成剪片后制……不同的工作,都同样会对性能提出要求。

目前来看非凡 Go Edge 还是表现得相当稳定,一方面得益于它的屏幕显示非常讨喜(窄边框也让工作可以非常沉浸),同时重要的是它的性能配置:非凡 Go Edge 内置了英特尔酷睿 Ultra 7 258V 处理器,它通过 8 核心 8 线程(4 个性能核心加 4 个低功耗高效内核)架构和最大睿频 4.8GHz、英特尔锐炫 140V 核显以及 47 TOPS 的 NPU 算力和 115 TOPS 的峰值总算力,让非凡 Go Edge 具备了出色的图形处理、多任务处理和端侧 AI 能力。

作为当下英特尔当家的低功耗 AI 处理器,整个酷睿 Ultra 第二代系列带来了单核性能、核显能力、AI 算力的全面提升,同时功耗降低,从而加强续航能力,这也是目前对于轻薄本来说综合表现最好的处理器方案的选择。

当然非凡 Go Edge 肯定不是奔着纯粹的性能本去的,但它处理我们日常工作场景下的需求算是游刃有余,这当然也和标配的 32GB LPDDR5X 8533MHz 内存、1TB PCIe 4.0 SSD 固态硬盘有关,非凡 Go Edge 还通过大尺寸风扇加双铜管组成的散热系统来实现强效控温,让性能可以持续输出,而同时整体仍然保持得相当安静。

在软件端,我们也能体会到非凡 Go Edge 对日常使用所提供的支持。比如它提供了一个 AcerSense 智慧电脑助手,这里能直接了解电脑的运行、电池、模式等各部分状态,我们可以在静音、普通和性能三个模式之间切换,或者看到性能的占用情况,一些应用的快捷方式也在这边,可以一键直达。

这当中还有 Experience Zone 智慧专区,这里集合了 AI 相关的功能,像是一键抠图、动态效果壁纸等都可以直接调用。如果有电话会议,系统能进行背景模糊,或者针对个人或多人会议来进行 AI 降噪。

甚至还有独立的“播客录制”选项!在这个人人都可以起号的时代,创作者们现在有了这么有针对性的工具,让大家可以不再过多操心设备或者调试方面的问题,而能尽可能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创作本身上。

兼顾多种需要,满足多元场景
很多细节也在潜移默化提升着使用体验

硬件端同时满足便携和工作的需求,应用层面对多元场景提供了体贴的支持,非凡 Go Edge 展现出了一台理想的、属于下一个世代的生产工具的样子。而在整个过程里我们还看到了一些细节,它们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着我们的使用体验。

比如非凡 Go Edge 提供了全尺寸背光键盘,它的键帽用了 UV 固化工艺,会比普通塑料键帽耐用得多,同时它不仅有 1.55 毫米键程,还有着舒适的回弹反馈,但打字仍然保持在非常安静的程度。

此外右上角的开机键整合了指纹识别,触控板区域还加入了 AI 专属呼吸灯——会在开机或进行 AI 类应用时亮起,这样将无形的处理过程给具象化,带来特别的交互感和氛围感。

另一个代表性的细节来自 Acer User Sensing,这是基于 AI 赋能带来的安全管理功能,它能通过 FHD IR 红外摄像头来监测用户位置,当发现用户离开电脑 10 秒就会自动锁屏,再回来时,靠近电脑到 50 厘米范围就会自动解锁。

这样我们偶然的离开不用担心忘了锁屏可能导致安全问题,而回来时又不需要专门的解锁操作,整个是在无感、无意识的状态下就确保了安全可靠。此外这项功能还能在用户离屏幕只有不到 30 厘米时提醒用户“保持健康视距”,在健康的维度上也为用户考虑到了。

在工作之外,非凡 Go Edge 看电影看剧也是一把好手,除了因为它的广色域高清屏,还包括它的 DTS X Ultra 音效和 Hi-Res 音频认证带来的听觉体验,而要简单玩个游戏“摸个鱼”,非凡 Go Edge 的性能也能带得动。

最后提一下续航——这也是非凡 Go Edge 或者说这一类产品所需要体现的优势,这会让轻薄便携真正体现价值和具备实用性。非凡 Go Edge 内置的是 65 瓦时大电池,它的标称续航时间是连续播放视频 21 小时,在我们的实际使用中,如果只是网页浏览、文档工作和时不时开开线上会议,那么正常工作 8 小时其实绰绰有余,外出一天基本是不用带充电器的,这样移动办公也不需要到处找插座了。

而如果是密集的图像处理和视频剪辑,那么耗电会快一些,但因为非凡 Go Edge 支持了快充,本身它配的就是 100W 充电器,关机状态下它能在 30 分钟内充电 50%,也就是中午一个小睡的时间,接下来的这半天,非凡 Go Edge 就又可以满血出发了。

“用户需要啥就给啥”
让“既要又要”不再彼此矛盾,而是有机共存

总的来看,对于非凡 Go Edge,宏碁似乎有个核心思路就是“用户需要啥就给啥”——要轻薄,就用航空级镁铝合金做机身给做到 990 克;要耐用,就过军规测试;要性能,就上英特尔酷睿 Ultra 第二代加大内存;要续航,就上 65 瓦时大电池;户外办公怕反光,就用专属防眩光屏;担心安全又怕麻烦,就加上自动锁屏和解锁……

这其实并不容易,它没有在“轻薄”、“性能”、“续航”和“耐用”这几个经常需要互相妥协的要素上做减法,没有为了某一点而牺牲另一点,而是通过设计和配置来实现了一种“不妥协的平衡”,让大家的“既要又要”不再彼此矛盾,而是得以兼顾和有机共存。

而从使用体验来看,我们会觉得非凡 Go Edge 精准击中了“高频移动办公人群”的痛点,无论是商务人士、创作者,还是忙忙碌碌的创业者和自由职业者,都不用在“轻”和“强”之间做选择,而是可以有一个又轻便又强大,同时还能保持时髦优雅的干活工具的选项的。

宏碁非凡 Go Edge
参考价格:9999 元(32GB+1TB。补贴到手价 7999.2 元起)
购买渠道:宏碁天猫旗舰店

评论提交成功!通过后将出现在下方评论区。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