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库“钓鱼维权”的背后不仅有媒体们的原罪,还有品牌们的不作为

吴诗源 // 2019年5月13日 21:43

5 月 11 日,视觉中国发布公告,宣布“整改已达到预期目标”,网站已经在 5 月 12 日零点恢复网站上线运营,“开始向客户全面提供服务”。算上之前视觉中国宣布和人民网已经开展合作,这段从黑洞照片到国旗国徽所掀起的图片库“侵权”与“钓鱼维权”的话题,好像到这里就结束了。

关于视觉中国以及类似的全景、东方 IC 这些图库的“商业模式”的讨论,市面上已经非常多了,“钓鱼维权”是个怎样的套路也在这轮风波下被更多人了解,大家支持的是真正的版权,而不是对所有权的偷梁换柱并且以此来讹钱。事实上,要不是黑洞照片的影响力,以及国旗国徽这样极端到荒诞的案例,这个模式可能还只是在小范围人群中被关注,所谓的“天下苦视觉中国久矣”,其实只是“天下媒体的法务部门苦视觉中国久矣”罢了。

现在视觉中国“整改之后”重新上线了,和其它很多事情一样,热度过去,一切都可能会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在这件事可能的尾声阶段,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结束这个话题:图库“钓鱼维权”的背后不仅有媒体们的原罪,还有品牌们的不作为——而这可能是这轮风波中最少被谈起的内容

首先,我们也被讹了,对方是东方 IC,我们为此支付了 2 万元,整个过程从去年 9 月持续到今年 1 月(想想要是再坚持几个月,是不是就可以省下一笔钱了?)。过去也经常有类似的碰瓷,但这一次我们被碰成功了,同时也正因为这次经历,才让我们发现这当中实际上每个环节都脱不了干系。

一开始的通知邮件长这样,里面提出的我们侵权的图片是一张特斯拉的产品图,因为这篇报道年代久远(2015 年的内容),我们也很难去核实来源。它很可能是品牌官方的新闻图(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就没有道理说我们侵权了,后面会大量提到),但我们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周之后的第二封通知邮件,提出是 2017 年的一篇报道的图片。

插句话,其实对于媒体使用图片侵权这件事,不清楚的同学可能会说“媒体不用来路不明的图片不就行了吗”,事情没这么容易,一个正常的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实际上无法彻底避免使用“网络上搜索来的图片”,那种理想的真空状态是不存在的,而这可以说是媒体的原罪——事实上这也是中国的图库们有这种维权套路的基础。

这个行业里比较体面的做法,是尽可能严格注意图片的来源。媒体自行拍摄图片优先使用,品牌官方提供的图片其次,而一定要用这两个来源以外的其它来源的图片时,尽量选择大型机构的图片并注明来源和摄影师。这套做法也是我们(理想生活实验室,微信公众号:toodaylab)内部的规定——当然即便如此,媒体存在的时间这么长,媒体内容和参与内容工作的同事都这么多,实际上也很难确保每张图都会做类似的注明。

而这种所谓更体面的做法,在这个行业里其实也只是少数。而即便我们自认为做事还是比较体面和敞亮,但还是“被讹”成功,可以想象这样的“媒体的原罪”有多厉害——理想生活实验室今年第 10 年了,说实话,我们没人敢说这 10 年中的内容的每张图片都经过了授权——我们也非常愿意为可能的授权支付费用,只是过去不见得找得到版权方,这是我们最终决定和东方 IC 协商并支付费用的原因(这应该也是所有“被讹”成功的媒体的美好初衷)。

但为什么全文我都在说“被讹”呢,是因为在支付费用前我们并不知道哪些图片侵权,或者说,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为哪些图片支付了授权费用——对方拒绝在支付费用前提供这个清单(只说了一个我们“有 400 多张图片侵权”这个模糊数字),并且传递出“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法庭上见”的信息。公司的法务同事有过这方面经验,了解上了法庭后一张图赔付的费用,因此建议公司以协商方式完成:支付一笔费用,过去所有“侵权”一笔勾销,同时达成合作,未来一年授权我们下载版权图片 xx 张……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流程其实是图库“钓鱼维权”链条中固定的一环,他们赚的就是这个钱。而“被套路”的媒体大多数都是以这种方式花钱消灾的(我们也了解到确实有小部分案例最终是上庭了)。

在支付费用之后,我们的法务还是继续要求索要侵权图片的清单,这次对方发来了一份 PDF 文档,打开之后,就很容易感受到其中的猫腻了。

首先这个文档里只有 250 张左右的图片记录,并不是对方一开始所说的 400 多张,随后更重要的是,放眼望去,这些图片相当规模的都是没有版权、或者是品牌提供给媒体使用的图片

其中有 51 张图的所在网址无法打开(因为我们网站的广告位的链接和内容真实链接并不是同一个,这是为了方便统计广告位的相关数据。这或许可以验证这些图库是专门写了程序,好在全网去搜索所谓“侵权”的图片),而我们要求对方给出真实链接时,对方没有回应。

此外里面有 29 张是电影封面、海报和公开剧照,这都是公开传播的图片。当中有几张苹果的产品图,包括 2017 年年中发布的 iMac 和 iMac Pro,以及 2018 年 3 月发布的新款 iPad,这都是一眼便知的官方产品大图(苹果会在网站的 Newsroom 页面为全球媒体提供图片下载,方便媒体报道);而小米发布红米 5 和红米 5 Plus 的官方新闻图片也被当做了版权图来索赔了。

最多的还是时尚和潮流方面的图片,这次提供的侵权清单里这方面图片几乎百分之百由品牌提供(看到这些,我甚至为编辑团队这么规范使用图片而有些感动)。DOLCE & GABBANA、宝格丽、PUMAadidas、Prada、GUCCI、Louis Vuitton、施华洛世奇等品牌榜上有名,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 Prada 在 2017 年 12 月发给媒体使用的陈漫在“荣宅”拍摄的“光影”大片宝格丽 2018 年 5 月在北京宝格丽酒店发布全新 LVCEA Tubogas 光环腕表的图片等等。

在看到这份清单之后,我前后找了多个品牌确认,包括不限于苹果、小米、Prada 和宝格丽,得到的自然都是肯定的答复——版权并不在东方 IC,媒体完全可以免费使用(并且品牌巴不得媒体使用呢),基本上,可以说这份侵权清单里 90% 以上的图片都并不侵权(剩下的 10% 主要是小图不好分辨同时链接又打不开)。但这个过程中我突然想到另外一件事:其实这件事品牌们完全是知道的,只是不作为而已

比如在某品牌电话反馈我当中,提到了其它媒体也因为用官方的图片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但并没有表示自家品牌也因此做一点什么),另一些品牌确认了这些图片的版权,表示“要去问一下”。包括公关们也提到很可能是摄影师或者其它单位擅自上传作为了自己的版权图片(这也是包括视觉中国在内,提到的所谓“监管不力”的表现之一)。

但无一例外的,所有的这些联络和沟通,之后也就没有下文了。换句话说,媒体因为使用了品牌们提供的图片而被敲诈勒索,品牌们最多是站在了确认没有侵权的立场。品牌们发给媒体的图片,被图库们作为了源源不断的“套路”来源,媒体为此掏了钱,并且这件事还在继续

无论是掏了钱的,还是去找品牌确认了这些信息的,我们显然不是第一家,也一定不是最后一家

可以理解。对于服务品牌的公关公司来说,这件事确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实际利益的关系,也不像真的负面消息一样对公众有那么大的杀伤力(主要是媒体吃哑巴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向上反馈就反馈,但自己权限也没那么大;而对于品牌来说,这事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对应的部门,大家本职工作都很忙了,除非非常有责任感的个人(并且还能调动起公司的多个部门),否则这其实也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但这实际上纵容了现在这个局面。在我们后续要求东方 IC 提供这些图片的版权证明时,对方要么含糊其辞地“只要出现在我们网站上、有编号就是我们的版权图”,但这显然一点没有说服力(视觉中国这次事件也是一样)。而在进一步的追问下,对方就不再回复了,毕竟钱已经收到,目的达到。

即便这次视觉中国事件爆发后,很多品牌都去搜索自己的 logo 来作为调侃的内容,但我们几乎没有看到有品牌方真正为这件事做了一点什么,能找到的极少的案例之一是去年活动影像团队 PRphoto 拍摄了大众活动的官方图片,而之后视觉中国以此告知用了图片的媒体侵权。大众在追溯这个责任的过程中还是发挥了主导作用。除此之外,基本就没有什么品牌的身影了。

但这件事要解决起来,品牌需要在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实际上品牌方也为这些图片花了钱——雇了摄影师,或者买了授权,维护自己的这些权益本身就是应该的,而把这些事情寄托在媒体上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最终媒体被坑了,对品牌来说能是好结果吗?这种事情只有来自官方的一次性“下重锤”才有可能真正发生一点改变。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件事是悲观的,视觉中国们重新上线了,等再过几个月风声彻底过了,媒体们继续收到类似的“侵权通知”邮件不会是让人太奇怪的事情,这个世界就是这个规律。人民网虽然一开始领衔猛喷视觉中国,但后来大家发现,人民网借这个契机也进军图片版权行业了。

评论提交成功!通过后将出现在下方评论区。
条评论
凶猛肥宅

怒顶一发

2019年5月14日 10:23
DulcimZ

视觉中国也不配使用中国两个字,中国人民不允许

2019年5月14日 10:56
x52lcz

让他起诉啊 律师函谁不会发啊 这种流氓公司怕他干什么

2019年5月14日 21:17
milkypipi

我也纳闷为啥会这么痛快的给钱。。。但这也是绝佳的公关机会

2019年5月15日 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