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星巴克,虽然外部还是各种消息和传言,但星巴克自己还是在保持自己的节奏和各种尝试,新 CEO 到任后连续的几个策划正在让星巴克找回“最初的样子”,而今年在国内强调的“非咖”,也在进一步强化大家对于“全天候的星巴克”的认识。
近年来星巴克也持续强调标志性的“第三空间”概念(过去一度想多强调一个线上的“第四空间”,后来似乎发现还是聚焦比较好)。最近星巴克继续有新店亮相,同时还因为“自习室”上了热搜,它们在两个方向上体现着星巴克在“第三空间”上的进一步深入和更多探索。
覆盖深度游景区的又一步
星巴克九寨沟首店开幕
7 月 18 日,星巴克在九寨沟藏王广场开出全新门店,这是星巴克在九寨沟的首家门店(会不会有种“原来之前九寨沟没有星巴克啊”的感觉?)。
店铺毗邻九寨沟景区入口,单层空间,设计上以九寨山水人文为灵感,外立面以天然肌理板材模拟了九寨沟水底钙化沉积的独特地貌,并以星巴克标志性的绿色呼应了九寨沟的林海,店内则有巨幅布艺装置以层叠织物拼出了四季彩林,同时有“九寨沟”字样点缀。
店内还因地制宜地带来了很多细节,店员胸牌融入了藏羌刺绣非遗传承人沈艳燕的作品,同时也准备了九寨主题的杯套和透卡。店铺也支持了“啡快”,可以提前点单然后到店自取。
而这是星巴克推进交通枢纽和文旅地标等场景覆盖的又一步。在此之前星巴克在四川雅安 318 国道天全服务区也开出了两家新店(两个方向的服务区各有一家。这是星巴克在中西区的首家服务区门店),在这条自驾进藏的著名路线上,大家也可以买杯星巴克继续往前了。
多说两句:虽然进藏路线上有星巴克,不过星巴克目前还没进入西藏和新疆,这是星巴克在中国最后还没进入的两个省份了。
加上敦煌益旺国际购物广场店、秦皇岛阿那亚艺术中心店、深圳南头古城店、云南玉龙雪山店等,现在更多景区都有了星巴克,当中很多还是深度游、会玩的同学才会去的目的地(对于星巴克这种品牌也是一个挑战,涉及到员工安排、原料供应这些,店铺太分散运营起来难度不小)。
截止到今年第二季度末,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达到 7758 家,覆盖了全国超过 1000 个县级市场。
上热搜的新策划
星巴克华南区域带来了“自习室”
原本以为“九寨沟首店”会上热搜,但没有,但最近星巴克倒有另一个也许是意料之外的热搜,那就是星巴克推出的“星子自习室”。这是在华南地区的星巴克门店推出的,像是广州深圳,乃至广西和海南的主要城市的一些门店都在本月中旬开始。
按星巴克方面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到的,门店有 Wi-Fi、电源插座和免费温水,“不要求付费入座,不限时和不需要预约”——其实本来星巴克就是这样的嘛。
所以这并不是新开了一个自习室,更像是星巴克的一次策划包装,本身星巴克门店就会有人看书,有学生学习,也会有工作的人加个班什么的。现在星巴克相当于是把这些串起来了,让大家有一个集中的地方(比如大桌子),而让别的休闲聊天的客人自然地坐到别的区域去。
这当然是标志性的“第三空间”的诠释,而这似乎也和之前强调“非咖”有些像,本来就是这样的,熟客已经很习惯,而强调一下会在更多没那么熟悉的客人当中建立一些认知,让更多的人知道“哦星巴克是可以这样”。
效果还不错,毕竟都有热搜了。
其实如果留意的话,过去几年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大家都在“回到店里”,现在在星巴克店里工作和学习的人越来越多,氛围越来越好,有点让人想到十多年前还没那么多咖啡店乃至奶茶店的时候。需求或许一直都在,而“第三空间”的概念随着时间推移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含金量还在持续增加。
不过说到这里,一个建议是如果真要做“自习室”,要面向看书、学习和工作的人群的话,店里背景音乐得小点声,尤其不要选带歌词的音乐——这样对闲聊天没影响,但对于需要专注的人来说会非常打扰。有的咖啡店也许是嫌麻烦压根没放音乐,这反而更适合安安静静看书一点。
但考虑到所谓的“咖啡店的氛围”,或许需要权衡一下。
最后两句:作为音乐搭配消费场景的参考,MUJI 店里大部分时候的音乐都很不错,这其实是 MUJI 一个专门的 BGM 专辑系列,至今已经出到第 29 张。
系列第一张是 2000 年的“BGM 1980-2000”,然后从 2001 年的“BGM 2”开始按具体编号出,每张都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传统音乐为主题,最新的是今年 5 月 26 日出的“BGM 29”,收录的是苏格兰的音乐。
条评论
星巴克好棒 b( ̄▽ ̄)d 支持吴老师芜湖起飞🛫